嘉盛券商-股票和指数交易平台

关于

2024

28 Sep 2020

卫生事件蔓延下,埃森哲(ACN.US)的未来是否仍然值得期待?

智通财经APP获悉,全球咨询和外包巨头埃森哲(ACN.US)上周发布2020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后,该公司股票在两个交易日遭遇约7%的抛售。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至108亿美元,按欧元计算,则同比降幅为1%,与该公司管理层预测变化在下降3%至增长1%之间一致。

然而,每股1.7美元的摊薄每股收益比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低了3美分,更重要的是,该公司管理层对下一季度提供的指导并不令人振奋,从而引发了这一轮抛售股票的行动。

局限于固定模式

该公司管理层将埃森哲的营收下降归咎于可报销差旅成本下降了两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限制咨询差旅的明显后果。在埃森哲的各个细分市场中,其最大市场北美的营收小幅下降1%至52亿美元。成长型市场的业绩表现也下降了1%至22亿美元,而欧洲业务的营收则下降了5%至34亿美元。

按业务划分的业绩则更清晰地反映了该公司目前面临的挑战。在其五个业务类别中,只有卫生和公共服务在上一个季度实现了增长,这在卫生事件时期是可以预期的。数据显示,这项业务的营收增长11%至21亿美元。其余涵盖了广泛经济领域的各个业务在可比期间的营收都略有回落。

但是,在第四财季,埃森哲的季度预订总额达到了有史以来第二高的140亿美元。对此,埃森哲CEO Julie Sweet表示,该公司在卫生事件期间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以及与“世界领先企业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关系,都是其在2020财年实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预订量的优势。

然而,预订量只是一个前瞻性的指标,其衡量的是承诺性合同销售的价值。以2020财年实际营收而言,按当地货币计算,这一数字增长4%至443亿美元,仍略低于该公司管理层在本财年初所设想的5%至7%的增长幅度。

同样,展望未来,埃森哲预计2021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增速将下降3%,与2020财年同期相比持平。而今年全年当地货币的预计增长仅为2%至5%。

毫无疑问,由于埃森哲的外包和咨询营收来源依赖于全球众多业务的需求,公共卫生事件已经限制了埃森哲重振其一线业务的能力。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CFO K.C.McClure在赞扬科技和生命科学销售业务增长的同时,也承认了以下几点:“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我们看到了来自受严重影响行业的客户的持续压力,其中包括旅游、零售、能源以及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和工业等高科技行业。尽管这些行业的业绩各不相同,但这一群体的营收占我们总收入的20%以上,而且还在下降。”

埃森哲仍然值得投资的几个理由

尽管投资者对此感到失望,但埃森哲仍保持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特点。首先,埃森哲的商业模式在去年第四季度继续创造现金流——埃森哲在过去三个月创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3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并且该公司还拥有坚固的资产负债表。截至季度末,该公司账面营运资本为51亿美元,而长期债务仅为5400万美元。

埃森哲表示,鉴于该公司庞大的现金流生成能力,将继续采取有利于股东的做法。去年,该公司以20亿美元股息和约30亿美元股票回购的形式向股东返还了50亿美元。此外,埃森哲在本周还宣布将每季度派息上调10%至每股0.88美元,根据当前股价计算,其股息收益率将达1.6%。该公司管理层预计,未来一年的自由现金流将在57亿美元至62亿美元之间,这足以支付股息增长,并提供与2020年类似规模的股份回购。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高管们透露,预计这家咨询巨头在2021下半年将恢复正常增长率——除非全球经济遭遇“又一次的宏观经济冲击”。

因此,随着我们在2021年的某个时间点迎接疫苗的到来时,相信埃森哲将重新推高单位数到低两位数的年度营收增长势头,相信任何早期的加速迹象都将有助于推动其股价的上涨。

28 Sep 2020

波音(BA.US)宣布将进一步裁员以应对困境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相关媒体报道,波音(BA.US)正在削减副总裁团队,并对其不动产资产进行精简。该公司正竭力应对飞机销售大幅下滑以及停飞的波音737 Max飞机成本不断上升的局面。

据知情人士透露,约170名中层管理人士(其中70人来自波音商用飞机部门)接受了包括一年薪水在内的买断方案。该名人士指出,第一批接受条款的副总裁和高级经理将于10月2日离职,且该公司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会迎来第二轮离职潮。

28 Sep 2020

毛利率仅为13%远低于竞争对手,好市多(COST.US)飙升的利润从何而来?

智通财经APP获悉,好市多(COST.US)在零售业的利润率是最低的。从历史上看,该公司的毛利率仅为13%左右,而竞争对手的毛利率往往至少为20%。尽管如此,好市多2020财年第四季度的利润还是大幅增长,每股收益增长27%至3.13美元,净销售额增长12.5%,达到523亿美元。

好市多大部分利润来自会员费。这是好市多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在装修和营销的支出很少,节约的成本和“无附加服务”的商业模式能够让好市多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商品。

由于全球各地的人们在家的时间增多,消费者者继续涌向好市多的门店囤积商品,这家仓储零售商从中受益不少。除了销售增长带来的杠杆收益,以及电子商务销售额几乎翻倍等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的原因推高了好市多的盈利。

1.生鲜食品

生鲜食品一直是好市多利润率较高的产品种类之一。生鲜食品的销售额在本季度飙升。由于外出就餐的选择有限,消费者转向好市多囤货。好市多首席财务官Richard Galanti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生鲜食品是核心毛利率提高70个基点的最大推动因素。好市多还受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品损坏和变质成本的降低。

好市多生鲜食品业务的另一个优势在于,通过批量销售可以降低生鲜食品变质的风险。此外,通过Instacart提供的生鲜食品当日送达服务在本季度也很受欢迎,这似乎吸引了新会员,并推动了会员人均消费。在评论生鲜食品当日送达服务时,Galanti说:“有趣的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说过他们有多喜欢这种当日送达的生鲜食品,尽管他们很可能也会在当地的超市购买生鲜食品或者其他食品。”

2.安全优先

从5月4日开始,好市多是第一批要求员工和顾客都戴口罩的大型零售商之一。虽然好市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但它更希望顾客到门店购物,因为顾客往往会在那里花更多的钱。强制戴口罩的政策表明,好市多将员工和顾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并尽其所能防止病毒在其门店传播。此外,好市多门店的规模和宽阔通道也有助于鼓励人们去它的门店消费,而不是其他拥挤的商店。谈到商店客流的反弹时,Galanti补充道:“我们相信他们感到安全,考虑到安全协议和戴面罩的要求,大楼本身的大小和过道的宽度。所有这些方面对我们都是有利的。”

由于店内顾客带来的利润比网上顾客更多,这一反弹可能帮助好市多获得比一些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率。

就在其他许多零售商已经停止向员工发放额外“危险津贴”的时候,好市多至少在本季度的前八周坚持发放每小时2美元的奖金。这巩固了其作为行业中薪酬最高的零售商之一的地位,并有助于保持客户的高满意度。当季,该公司在公共卫生事件额外工资和卫生费用上花费了2.81亿美元。

3.汽油业务

由于大流行期间通勤时间和出行里程减少,汽油消费总体上有所下降,但折扣汽油仍是吸引会员的重要产品,因此,汽油产品也给好市多带来了好于预期的利润。

好市多的汽油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原因既有数量上的下降,也有价格下降的原因。但较低的油价帮助该公司从汽油业务中获得了比传统加油站更多的利润,传统加油站的油价不能像汽油成本那样大幅下降。Galanti解释道:“价格下降了,传统零售业的竞争力减弱了,这让我们更有竞争力,也赚得更多。”

他还指出,好市多在2月份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前的汽油销量增长了近10%,而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增幅都很低,这表明好市多的价格折扣正在吸引更多的顾客。如今,汽油销量仅下降了10%,这表明该公司这方面的业务已经基本恢复,利润率也高于几年前。

28 Sep 2020

Needham:予云米科技(VIOT.US)“买入”评级,目标价12.5美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Needham目前予以云米科技(VIOT.US)“买入”评级,目标价12.5美元。

Needham发布报告表示,云米科技(VIOT.US)是一家定位物联网家电领域的公司,其产品主要包括从风扇、冰箱到热水器和洗衣机等“智能家居”设备。此外,该公司的子公司为中国国内的客户群开发以及销售这些设备。目前中国拥有8.31亿的城市人口,而且规模和财富还在不断增长,相信其客户群将会非常庞大。

云米科技的营收和利润在2019年持续增长下,今年上半年两者均出现下滑。根据数据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为2.384亿美元,远远低于2019年第四季度的17.4亿美元。而每股收益从第一季度的20美分下降至6美分,第二季度则略微上升到8美分。

尽管财务业绩不明朗,但该公司表示,其客户增长仍然表现稳定。在第二季度,该公司公布的累计家庭户数达到420万户,相比第一季度的370万和2019年第二季度的230万有所增加。此外,云米科技迎来了回头客——该公司表示,其19%的家庭用户至少有两台联网设备,而一年前这一比例为16%。

对此,分析师Vincent Yu认为,云米科技有一条相当标准通往零售商成功的道路。

“随着智能电视、空调等新产品线的推出,我们相信云米科技在品类扩张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里程碑。我们期望看到SKU的提升以及更高的ASP,并在新推出的产品类别进行折扣回调。我们认为,云米科技的毛利率在上半年的表现符合行业趋势。由于卫生事件,整个家电行业经历了严重影响,但在6月份开始的行业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复苏将在提振下半年的毛利率。”

因此,该分析师予以云米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12.5美元。截至上周五,该股收报5.76美元。

28 Sep 2020

2022年才入场,通用(GM.US)如何从中国电动豪车市场掘金?

本文来自 “36氪”,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在新能源车这场激战中,通用汽车(GM.US)“钦点”豪华车作为先锋。

2020北京车展,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盘下了本届车展E馆的最大展位,旗下凯迪拉克(W馆 W301)、别克、雪佛兰3大品牌悉数到场,参展阵容多达40款展车,蔚为壮观。

其中,有4款新能源车型,分别为别克微蓝6纯电动车、微蓝6插电式混动车、微蓝7纯电动SUV以及雪佛兰畅巡。

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对于正在致力于电气化转型的通用汽车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2017年,通用便制定了在华发展新能源车时间表,到2025年,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3大品牌基本实现全系列产品电气化。

为了加速推进该计划,通用于今年3月发布了第三代电动车平台,可全面覆盖各级别车型。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是凯迪拉克LYRIQ,定位纯电动豪华SUV。作为通用在新能源车领域推出的重磅产品,这款车已在今年4月完成了全球首次亮相,预计2022年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

从观望到储备技术,再到择机入局,百年车企通用转型的每一步都显得小心翼翼。对于背负着沉重包袱的传统车企而言,动作迟缓可能错过先机,但也意味着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只是,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01211)、特斯拉(TSLA.US)遥遥领先,三甲组成第一梯队,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明年,日产、福特(F.US)等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也将陆续入局,2022年,凯迪拉克LYRIQ姗姗来迟,“慢半拍”的通用汽车,能有几分胜算?

如何追回落后的时间?

在电动汽车赛道,头号玩家特斯拉是通用汽车无法回避的一个劲敌。据国外汽车网站 INSIDE EVs数据,2019年特斯拉累计销量36.78万辆,高居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首。

不仅如此,特斯拉正在全力建设上海超级工厂二期项目,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国产Model Y将在这里投产,最快将于2021年初上市。Model Y牵动着所有竞争对手的神经,尤其是定位相仿的豪华品牌。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笃定,Model Y在中国市场将取得比Model 3更大的成功。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8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在中国售出6.86万辆,位列新能源车型销量排行榜第一。

“Model Y的需求最终可能超过特斯拉其他车型的总和”,马斯克曾公开表示,Model Y将是一款人人负担得起的电动SUV。随着特斯拉车型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预计Model Y的售价也将大幅下探。届时,特斯拉将从包括凯迪拉克在内的传统豪华车品牌手上夺走更多市场份额。

一边是新对手特斯拉,另一边是老对手BBA(奔驰、宝马、奥迪)。

日前,宝马首款高端纯电SUV宝马iX3已经启动预售。按照规划,到2021年,宝马将推出 BMW i4 和 BMW iNEXT,届时其旗下将拥有5款纯电动车。到2025年,宝马将累计上市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12款为纯电车型。

奥迪中国总裁武佳碧(Gaby-Luise Wüst)曾表示,到2021年,奥迪将有9款新能源车型在中国上市,其中一半以上是纯电动车型,目前,其首款纯电动车型奥迪e-tron已经上市。奔驰推出首款纯电SUV奔驰EQC之后,陆续在华注册了EQ、EQA、EQB、EQC、EQE、EQS、EQG、EQX等8个商标。

福特、日产、捷豹等品牌的电气化产品也纷纷提上日程。9月26日,全新纯电动车型日产Ariya、福特Mustang Mach-E登陆2020北京车展,这两款新车均计划2021年引入中国市场销售。这一时间节点,都早于凯迪拉克LYRIQ。此外,捷豹也计划转变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与特斯拉抗争。

虽然新车推出时间落于人后,但通用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充分的技术储备,颇具信心。

这份自信,很大一部分源自通用的全新Ultium电池系统和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BEV3。

官方信息显示,Ultium电池系统和BEV3都将依托通用本土化的制造和供应链体系,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实现规模化效应。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对Ultium业务给予200亿美元估值,称看好其面向内部和第三方的规模化供货前景。

通用预计,第三代电动车平台的全新车型很快可以实现盈利,不过并未提及盈利的时间节点。

9月26日,通用汽车中国总裁柏历在接受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基于BEV3平台打造的凯迪拉克LYRIQ将提供多种续航版本,以及多种辅助驾驶模式,拥有其他车型所不具备的特色。根据通用在美国市场的调研,90%的消费者希望购买配备通用Super Cruise智能驾驶系统的电动汽车。

按照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的设想,通用建立的电气化战略覆盖多个品牌和细分市场,其规模经济效应可比肩全尺寸皮卡业务,且灵活度更高。

试水“半”直营模式

改革销售渠道,是通用征战新能源车市场的另一“法宝”。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在线上搜索并获取车辆信息。传统经销商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

新兴的电动汽车厂商似乎更偏爱“去经销商化”。以特斯拉、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新兴电动车企业大多采取直营店模式,类似于智能手机的销售模式,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弱化对传统经销商的依赖。

柏历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两个月之前,通用旗下的别克电动车已经开启直营模式,“我们发现很多年轻消费者对这种销售方式接受度非常高”。他认为,直营模式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直营模式可以给车企带来更直接的客户数据,获客成本更低。业内人士透露,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特斯拉每个客户的销售线索成本大约只有三分之一。

不过通用并不计划完全“取消”经销商,而是重新分配工作,采用新的合作模式。

以别克微蓝7采用的线上直销模式为例,消费者通过别克iBuick APP线上看车、订车、付款购车。经销商承担的更多是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试乘试驾和售后维修等服务。

柏历介绍,目前在网上下单的消费者,最终还是到经销店进行试驾、完成交付,经销商在整个售卖环节的参与度仍然很高。汽车交付之后,售后服务才刚刚开始,柏历认为由经销商来负责售后服务,是一个三方(经销商、消费者和通用汽车)共赢的方式。

但是,通用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车企与经销商如何重新分配利益?对此,柏历表示,这取决于经销商在直销模式中扮演什么角色。他认为,新的流程减轻了经销商的部分财务投入压力。

柏历认为,未来汽车销售模式会往直销方向发展,进度取决于电动车的发展速度有多快,市场渗透度有多高。他预计在电动车市场培育过程中,直营和传统经销两种方式将并行存在。

作为全球首个采取直营模式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自2014 年起一直与美国各州汽车经销商协会纷争不断。直营是否是电动车的终极销售模式,仍是未知。

(编辑:李国坚)

28 Sep 2020

疫情扰动下市场仍有分歧,携程(TCOM.US)股价何去何从?

在Q2财报表明公司业务触底以及净亏损环比大幅缩窄后,携程(TCOM.US)股价大涨8.65%。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携程第二季度的收入为3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虽同比下滑64%,但优于一季度时下滑67%-77%的指引,这说明实际的业务情况稍强于公司原先的预估。同时,非GAAP下的净亏损较上一季度亦有明显改善,环比收窄91.19%至11.55亿元。

对于三季度,携程给出了确切指引,其预计收入同比下滑47%-52%,下滑幅度再次收窄,这意味着公司三季度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

不过,市场对于携程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明显分歧。以9月以来的两份研报为例,国盛证券基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假设,认为携程2021年的净利润将达68亿元。而T.H.Capital则给出了携程2021年亏损1.4亿元的预测。

在市场分歧之下,携程股价将何去何从?

降本增效缩亏损

从收入来看,二季度是携程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收入下滑的底部,这在数据上有所反映。Q1-Q3,携程收入同比下滑的幅度分别为42%、64%、47%-52%(指引)。之所以二季度下滑幅度最大,是因为国内的防疫措施落实与国外疫情爆发相叠加,对携程的经营环境造成直接冲击。

不过,与“OTA千亿美金俱乐部”中的Booking、Expedia相比,携程的下滑幅度相对较少。Booking、Expedia与携程是2019年期末实现千亿美元GMV的三家跨国公司,在二季度,Booking、Expedia的收入下滑幅度均超80%,远高于携程的64%。这个差异,与国内市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有直接关系。

据财报显示,得益于国内市场经营环境的改善,携程二季度内住宿预定、商旅管理两大业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其中,住宿预定收入为12.54亿元,环比增长8.57%;商旅管理收入为1.62亿元,环比增长29%。

疫情扰动下市场仍有分歧,携程(TCOM.US)股价何去何从?

但交通票务、旅游度假两大业务的恢复则相对较慢,这使得携程二季度的总收入环比仍下滑。业务规模的缩减亦对公司的毛利率造成了影响,携程二季度的毛利率为72%,较上季度的74%有所下降,亦低于2019年同期的79%。

不过,通过降本增效的方式,携程实现了对净亏损环比的大幅缩减。据财报显示,在GAAP准则下,携程二季度的总营业费用为24.87亿元,而上一季度为46.77亿,2019年同期为51.67亿。其中,产品开发费用同比缩减32%,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缩减69%,一般行政和管理费用同比缩减37%。

疫情扰动下市场仍有分歧,携程(TCOM.US)股价何去何从?

对运营成本大幅缩减后,携程二季度在非GAAP准则下的净亏损为11.55亿元,环比收窄91.19%。但在连续两个季度的亏损之后,亦对携程的资产质量造成了一定压力,其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底的46.62%上升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49.84%,提升超3个百分点。

三季度运营利润有望扭亏

对于市场的复苏情况,携程在电话会上亦做了详细介绍。公司表示,在过去几个月中,短途出行率先复苏,包括酒店、景点门票、租车等短途出行项目同比增长均超20%。到8月份时,携程国内酒店和机票预定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实现了正增长,远快于行业复苏进度。海外业务方面,自4月触底后,大多数地区已出现复苏迹象,境外本国旅行开始恢复,本国酒店预订也在增加。

受益于国内市场的复苏以及国外市场经营环境的边际改善,携程对第三季度做出了同比下滑47%-52%的收入指引,下滑幅度继续维持缩减趋势。携程首席财务官王肖璠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在GAAP准则下,预计携程2020年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达到12-13亿元。

要知道,在上半年中,携程非GAAP下的运营利润均是亏损。其中,一季度的运营利润为亏损11.66亿元,二季度的运营利润为亏损2亿。这说明,在放慢业务扩张速度,扭紧裤腰带缩减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即使收入同比下跌,三季度在GAAP准则下亦有望扭亏为盈。

股价存进一步上升空间

不过,观察携程过往的估值与股价走势能发现,由于其扩张期盈利的不稳定,携程估值与收入波动的联系更为紧密,盈利状况反而是其次。

智通财经APP发现,自2012年开始,携程的收入增速逐年增长,从18.89%升至2016年的76.45%,并自2017年开始下滑。这与其股价走势极为相似。其股价走势自2012年的底部不断上涨,并于2017年中报披露的前一个月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这说明,PS估值法更贴合于市场所认可的携程价值。因此,对携程收入做出合理评估是判断其估值的关键。

虽然三季度时的预估收入降幅仍有47%-52%,但这与旅行团跨省旅游的缓慢恢复有很大关系。直至7月14日,文旅部办公厅才印发相关文件通知,恢复了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根据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数千份的数据样本中,有82.6%的调查者下半年有出游意愿。对于长途跨省旅游,有意愿的比例也超过八成。且57.1%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今年出境游恢复不了,会考虑增加国内游频次。

鉴于国内已积累的防疫经验和谨慎的防疫措施,疫情二次爆发的可能性较小,且疫苗的顺利进展亦对大众消费心理有一定积极作用,结合上述的调查数据,相信第四季度携程整体收入同比降幅有望缩窄至30%以内。

在此基础上,预判携程2021年收入较2019年恢复90%-100%是可以期待的,而至2022年,国内业务实现正增长,海外业务恢复正常亦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携程2021年的收入预计在47亿-52亿元之间。

从wind数据可知,携程自2017年股价下跌以来,其近三年PS估值的中位值为4.27倍。若以该值为基准,那么对应携程2021年的市值应该在200亿至222亿美元之间,较当前市值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当然,若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携程股价的上升空间也将受到抑制。

28 Sep 2020

宝尊电商香港上市发行价确定为82.9港元/股
摘要
【宝尊电商香港上市发行价确定为82.9港元/股】宝尊电商在港交所公告,香港上市发行价已确定为82.9港元/股,预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2.02亿港元。(界面新闻)

  宝尊电商在港交所公告,香港上市发行价已确定为82.9港元/股,预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2.02亿港元。

  推荐阅读:

  宝尊电商确定在港上市发行价 散户认购情绪低迷

  9月23日晚间,宝尊电商宣布其在港二次上市发行价为82.9港元,这一价格参考了公司在美股9月22日(定价日前的最后交易日)收市价等因素最终确定。

  宝尊电商表示,扣除包销费用及发售开支前,此次全球发售的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为33.16亿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此外,公司已向国际包销商授出超额配股权,国际包销商可以在10月23日前根据国际发售价配发及发行最多合共600万股额外发售股份,不超过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发售股份总数的15%。

  宝尊电商在港上市股票代码为“9991”,预计9月29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同日上市的还有中通快递。此前宝尊电商称香港发售的最高发行价为103.9港元,最终定价明显低于这一数字,预计是受到散户认购热情不高影响。富途证券的数据显示,公司计划面向散户的募资额约4.16亿港元,目前融资认购额只有1.47亿港元。宝尊电商将在9月28日,即公司上市前一天公布中签结果。

  宝尊电商的营收主要由产品销售业务和服务收入组成,二季报显示公司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产品销售业务营收为9.28亿元,同比较增长9.3%;服务营收为12.3亿元,同比增长43.2%。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宝尊电商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78.6%。

  对于此次融资的使用用途,宝尊电商称约20%用于扩充品牌合作伙伴网络,约25%用于加强公司的数字营销及配送能力,约30%用于潜在的战略联盟,约10%用于投资科技及创新,以及约15%用于潜在的并购机会。(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DF118)

28 Sep 2020

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9.61% 基金经理相对看好港股

  时隔近一年半,外汇局再次发放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投资额度,包括11家公募基金在内的18家金融机构获配33.6亿美元。QDII基金的投资业绩也引起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为9.61%。

  疫情以来,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主投香港和美国市场的QDII基金之间业绩分化明显,排在首位与排名垫底的QDII基金业绩差距接近120个百分点。

  QDII基金业绩大分化

  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全市场152只权益类QDII基金(各份额合并计算)平均录得9.61%的年内收益率。

  当中,有25只主动权益类QDII基金今年以来的净值涨幅超过了20%,占比约22%。这些产品多数投资美股、港股市场,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医药、消费、科技及互联网等行业板块。

  具体产品方面,富国蓝筹精选股票基金以66.48%的净值涨幅排在首位,南方香港成长紧随其后,年内涨幅达到63.57%,汇添富全球消费A、广发全球精选、华夏移动互联及华夏新时代等基金的涨幅都超过了50%。另外,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华泰柏瑞亚洲企业、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等今年以来也斩获了不错的收益。

  今年以来,疫情在全球蔓延,医疗设备、疫苗、制药等企业加紧研发生产,医药板块应声上涨。受此影响,医药生物类QDII基金业绩领先。以富国蓝筹精选股票基金为例,截至二季度,该基金重仓持有的春立医疗、信达生物、中国飞鹤等股票涨幅不俗。

  在跌幅榜上,今年原油经历了史诗级别的暴跌,相关QDII基金业绩表现受到拖累。

  数据显示,QDII基金年内收益率最低的10只产品中,7只为原油主题基金及主要配置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产品。排名垫底的基金今年以来跌幅接近50%,与“领头羊”之间的业绩差距达到116个百分点。

  基金经理相对看好港股

  展望四季度,QDII基金经理对欧美股市仍心存忌惮,表示接下来资金或会愈发向估值洼地的港股集中。

  国投瑞银基金基金投资部海外投资副总监汤海波表示,疫情以及美国大选的进展仍将给股市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对更看好港股。“当前港股市场中,内资企业的占比已经超过了70%,其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同内地经济相关度更高。放眼全球,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已由负转正。在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向好的背景下,如果中资股基本面良好,估值具有吸引力,资金有望回流。”

  汤海波认为,在港股上市新规、恒指选股范畴改革、中概股回归等因素催化下,港股市值结构将逐渐由过去的金融地产主导,向科技、消费、医疗等“新经济”行业占主导转变,市场结构的变化也将提升港股对全球以及内地投资者的吸引力。“预计南下资金增配港股‘新经济’资产的趋势不会变化。”

  投资方向上,汤海波表示将主要从抗风险能力、是否受益于疫情、估值水平等三个维度寻找投资机会。首先,寻找在危机中更能“抗寒”、行业恢复相对较快、可以巩固市场份额或拥有更高市占率的优秀行业龙头公司。其次,发掘“危”中的“机”,判断哪个行业能够从整个趋势的改变里受益,以及受益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大小,短期受冲击但估值具备吸引力的行业值得关注。

  上海一位QDII基金经理表示,市场可能会从畸形的上涨结构向全面上涨的格局转变。低估值股票的估值修复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我们在三季度开始加配了更多的价值股,使得整个投资组合更为平衡。具体配置方面,港股还有很多被市场低估的行业和个股,挖掘这些股票会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把握投资节奏,争取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收益。”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DF407)

28 Sep 2020

幸福来(HAPP.US)私募融资225万美元 用于开发幸福买电商业务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5日,幸福来(HAPP.US)宣布,公司已与三名非美国投资者签订了证券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公司同意出售90万股普通股,每股购买价格为2.50美元。

幸福来计划将由此所得的收益用于开发幸福买的B2B电子商务业务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截至周五美股收盘,该股报1.8美元/股。

28 Sep 2020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继6月份提出上科创板,9月初公开招股说明书之后,吉利汽车(00175)的科创板之路正在提速。

  记者观察到,9月1日,吉利汽车向A股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获得受理,9月6日获得首次问询,9月17日吉利汽车便针对问询函进行了一一回复,在回复问询函的同时,也解开了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增强了市场的信心。回复函总体包含6个部分,对于公司股权结构、核心技术、发行人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信息及其他事项进行了披露,细分为27个问题。

  9月18日,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公告称,定于9月28日上午9时召开2020年第83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发事项,并先后于21日和22日对公告进行了更新说明。

  目前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进展迅速,而从招股书及回复函披露的信息来看,最终过会的可能性正逐步增强。

  港股蓝筹,已达科创入门资格

  相较主板,科创板首次试点注册制,设立的目标和筛选标准有所区别,主要面向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成长型企业,对于公司的科研创新能力有特别要求。另外,作为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对于吉利汽车回A上市也有相关要求。

  2005年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于2014年被列入“港股通”可买卖港股名单,2017年被恒生指数有限公司纳入恒指成分股组合,吉利汽车成为名副其实的港股“蓝筹股”,是当时恒生指数50支成分股内唯一一支汽车行业股票。2020年3月份,吉利汽车宣布公司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分股,这也是首支入选该指数的汽车股。

  那么吉利汽车是否满足科创上市标准?

  记者观察到,按照《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相关公司需要满足“二选一”:(1)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2)市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吉利汽车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满足条件(2)因此具备境内上市资格。截至8月27日收盘,前1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为1140.4亿元人民币,超过200亿人民币。另外公司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

  招股书中显示,吉利汽车的48V MHEV轻混技术、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技术、1.0TD/1.0T高性能发动机、高效均质超稀薄燃烧发动机研发、智能驾驶技术等,均达到国际或行业领先水平。因此,吉利汽车完全具备科创板上市要求。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汽车“新四化”,吉利掌握核心科技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发展成为高新科技集成的产业,尤其是在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变革的趋势下,汽车行业将正式成为继智能手机后有一个快速迭代的重要领域,因此吉利是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观察到,吉利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浙江省数字化涉及和制造创新中心”,研发推出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理念,打造出三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基础平台。公司产品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形成了“高效燃油动力”“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旗下车型符合“节能环保”行业定位。

  这一切都离不开吉利对于科技创新研发的高度重视,近十年超过千亿规模的研发投入,已经近万人的研发团队便是最好的证明,截止目前,吉利已经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取得专利共计9332件,其中境内已授权专利9241件,包含发明专利2097件,境外已授权专利91件;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软件著作权42个;获得各类科技奖项36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承担9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包括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在核心技术方面,公司拥有多项特有技术,尤其是在汽车“新四化”的趋势下,吉利在动力总成、新能源混动、智能驾驶、车联网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独特技术。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在产业链条中,吉利将零部件通过技术储备加工成“整车成套件”,然后通过目标公司制造成整车。目前因为外资准入限制,吉利尚未取得整车制造资质,不过这并不影响吉利的核心地位。首先随着外资股比放开后,吉利有望获得该资质;其次,从产业链角度看,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都在成套件中,整车生产不属于核心环节,也不涉及核心技术和工艺。

  而且,作为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在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车型方面,公司形成了吉利品牌、领克品牌和几何品牌三大系列,覆盖经济型、中高端和纯电动乘用车。2017年至2019年,公司销量稳居自主品牌之首,市占率一路上扬,截至2020年6月份达到6.76%。

  从该角度看,吉利汽车不仅具备科创板上市资格,在科技属性和龙头优势加持下,还有望享受估值优势。

  与沃尔沃不构成竞争关系,募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

  随着汽车消费在我国的渗透率提升,未来该市场将逐步过渡到存量竞争时期。而吉利汽车与吉利控股旗下的其他汽车子品牌是否构成同业竞争呢?

  记者观察到,吉利汽车旗下主要包括吉利品牌和几何品牌,同时控股公司吉利控股旗下还拥有沃尔沃、领克、路斯特、极星汽车等其它子品牌。其中沃尔沃和领克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告显示,截止目前吉利控股拥有沃尔沃97.8%的股权,而吉利汽车未持有其股权,领克是吉利汽车的合营品牌,目前持有其50%的股权。不过,这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基本不构成影响。

  首先,在主要资产、人员、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方面,吉利汽车与沃尔沃、领克不构成利益冲突,其在相关资产方面不存在共有情况;

  其次,其销售渠道均相互独立,吉利品牌和几何品牌、沃尔沃、领克均主要通过各自的经销商开设的4S店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不构成重叠;

  另外,其销售面向市场存在差异。吉利汽车品牌主要在中国境内销售,而沃尔沃则覆盖了欧洲、中国、美国等市场,中国境内占比23%,而且其面向的消费群体也存在差异,吉利汽车售价基本在20w元以下,沃尔沃则26.48万起。

  领克品牌方面,虽然主要面向中国境内市场,但是消费群体同样存在差异,领克品牌打造中高端乘用车,价格区间上在12.58万至22.88万元,与吉利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是其面向群体为更年轻、追求时尚和科技感的年轻人。而且,因为吉利本身持有领克股权,可以享受投资收益,并且未来有可能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之后,领克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子公司,相关同业竞争将完全消除。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募集资金用途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募资主要用于项目投资,总额约204亿,其中拟用募资200亿进行投资,包含新车型产品研发80亿、前瞻技术研发30亿、产业收购30亿元,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回复函关于资金使用主体、资金投入方式、项目收购风险等进行了详细答复,总体符合规定。

  所以,这一份回复函公布后,进一步披露了监管层和市场关注的问题和焦点,同时也是吉利汽车更好的自我展示。从递交招股书到上会的进展情况看,吉利汽车敲钟的日子正在接近。

吉利汽车下周上会 科创板整车第一股来了!

(文章来源:智通财经网)

(责任编辑:DF532)

28 Sep 2020

9月27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重要公告精选

  9月27日晚间,港股市场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精选。

  【重大事项】

  京东集团-SW(09618)拟分拆京东健康于联交所独立上市

  中地乳业(01492)拟获伊利股份及张建设溢价11%提强制性现金要约

  中国神华(01088)国华印尼爪哇7号独立发电项目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强强联合龙源电力(00916)拟与控股股东设立合营开发青海海西州100MW光伏项目及其他电力项目

  齐合环保(00976)拟与中国宏桥(01378)成立合营投资滨州市新循环产业园的设计及营运以进入中国报废机动车市场

  中芯国际(00981)澄清未收到出口管制官方消息 只为民用和商用的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

  【财报数据】

  中国全通(00633)2019年股东应占年度亏损扩大约2.92倍至26.59亿元 核数师不发表意见

  中绿(00904)年度净亏损扩大31%至8.46亿元 核数师不发表意见

  【增发配售】

  农夫山泉(09633)稳定价格期间结束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

  红星美凯龙(01528)拟将非公开发行A股数量调整为不超过10.04亿股

  【资产收购】

  越秀地产(00123)附属以37.15亿元拿下广州市白云区亭岗站地块

  海昌海洋公园(02255)约13.33亿元拿下一幅三亚海棠湾地块使用权用于建设配套主题酒店及休闲度假物业

  国银租赁(01606)12亿元购买风电场主要设备并出租赚息约4.89亿元

  正商实业(00185)以1.226亿元拿下巩义市一幅住宅用地使用权

  【资产出售】

  江西银行(01916)与瑞京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和资管计划收益权转让合同

  【票据发债】

  徽商银行(03698)完成发行80亿元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为4.5%

  时代中国控股(01233)根据要约购回的2021年票据已注销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DF075)

28 Sep 2020

股市闲侃:垃圾股在九月被爆炒,垃圾股真的值得拥有吗?

九月份即将结束,可是九月份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没有业绩支撑的低价垃圾股被爆炒。一家公司没有什么业务,仅有几十头种牛,股价在不到两个月时间,从5元涨到最高价34元多,而且经过强制停牌后,这几天价格还能维持在20多元。是这些公司长期被低估,现在价值被重新挖掘出来了吗?显然不是,明显是被投机资金短时间内推高的。不是很多人都说,实现注册制和严格的退市制度后,能有效遏制炒小炒差,引导人们价值投资吗?

股市闲侃:垃圾股在九月被爆炒,垃圾股真的值得拥有吗?

这些问题,让很多股民产生困惑,再次动摇很多人的价值投资理念。

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把偶然当必然,把小概率事件当成普遍的规律,这是投资者的大忌。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这种错误。例如:看到一个公司的股价第一天涨停后,后面不断的涨停,我们就会误以为,如果我们能在第一天抓住涨停,我们就能短时间内快速获得大幅利润;看到别人买ST股票能够赚大钱,我们也试图去买入ST股票;看到某只股票在跌停板被拉起,当天上演了地天板,一天收益就达20%,创业板甚至一天的收益可以达到40%,我们就误以为,跌停板买入能赚大钱。出现这种认识误差的原因是我们没有仔细复盘看成功的概率。

很多现象,乃至规律,今天起作用,可能明天就失效了;这个月有作用,可能下个月就失效了。对于垃圾股的炒作,只是短时间的一个市场资金达成了共识,不代表今后还有这样的共识。随着注册制、退市制度的推进,和打击财务造假力度的加大,很多垃圾公司必然会显出原形,退出市场,这只是时间问题。

股市闲侃:垃圾股在九月被爆炒,垃圾股真的值得拥有吗?

哪些股不能碰呢?

1,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

如果某个公司长期处于微利;或者今年亏损、明年盈利不断交替;或者通过某年大亏来财务洗澡,然后接着又连续盈利几年。这些都是明显地通过财务技巧来避免退市。A股这样的公司还是很多的。

2,业绩下降的公司

如果业绩一直高增长,然而近期出现了业绩下降,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公司丢失了客户,丢失了订单,或者没有开发出新的客户。这说明公司的技术可能已经开始落后了,或者市场已经饱和了,或者遇到了新同行的激烈竞争。这些业绩下降的公司,特别是上市不久的公司,更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可能它的商业模式有问题,以前的盈利只是巧合,或者碰巧遇到了有一定关系的大客户。

3,有潜在暴雷或财务造假的公司

如果公司有高额的商誉、存贷双高、大量的库存、下游供应商代理商大量压货,或者大股东高比例质押,我们也该引起足够重视,这些都是暴雷的前奏。

股市闲侃:垃圾股在九月被爆炒,垃圾股真的值得拥有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价值投资必然会逐步得到市场的共识,投资者不要被这两个月垃圾小票的上涨给带偏了。我们形成的投资知识和理论,不要被某个短期的现象给迷惑了。坚持价值投资,才是正道。

28 Sep 2020

跌停抄底被查,自曝十大风险,豫金刚石妖气遭灭

作者|幕恩

豫金刚石复牌后股价接连两日上涨,而后开始大幅下跌。一众“韭菜”被晾在了8元高岗上,至9月25日,公司股价降至5元以下。

“妖股”背后有猫腻

9月25日,据深交所消息,9月21日至9月25日,深交所共对159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对复牌后的“天山生物”“豫金刚石”“长方集团”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共对13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证监会2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据报道,在资金疯狂炒作豫金刚石之时,深交所曾公布两份《限制交易决定书》,《决定书》称,喻悌奇、李连生在交易“豫金刚石”、“长方集团”股票的过程中,严重影响了证券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深交所决定,从2020年9月23日起至2020年10月7日对喻悌奇、李连生名下的证券账户采取限制交易措施。

2020年9月22日,在交易“豫金刚石”股票的过程中,喻悌奇于9:52:14至9:52:18期间以5.31元/股的价格申报买入该股6笔合计144.26万股,全部成交,金额766.02万元,严重影响了证券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属于情节严重的异常交易行为。2020年9月22日,李连生在交易“豫金刚石”过程中,于9:30:00以5.31元/股的价格申报买入该股8笔合计200.00万股,金额1062.00万元,构成严重异常波动股票申报速率异常的异常交易行为,严重影响了证券交易价格和交易量。

值得注意的是,豫金刚石刚刚复牌之时还曾出现过重组谣言,公司股价更是因此被炒高,种种炒作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司股价上涨背后有神秘资金在推动。

虽然公司对此谣言进行了澄清,以“目前公司正在被立案调查,根据相关法规,公司目前不具备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再融资的条件”为由解释公司并无重组事项。但仍有大量不知情的小股东已经买入进场。

在连续的监管之下,豫金刚石的“妖气”随之被打散。公司2020年9月23日、9月24日、9月25日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跌停抄底被查,自曝十大风险,豫金刚石妖气遭灭

48亿元诉讼案压身

回顾豫金刚石上市至2018年,公司业绩一直表现良好。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为超硬材料和超硬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大单晶、金刚石微粉等。公司技术水平及在超硬材料行业的综合竞争力领先,是国家级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之一,整体产销规模位居行业前三位。但是,2019年51.97亿元的巨亏为公司的经营蒙上了一层阴影。

跌停抄底被查,自曝十大风险,豫金刚石妖气遭灭

据公司自己对外爆料称,2018年以来公司部分合作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存在断贷、抽贷或要求公司提前还款,融资渠道受阻,公司资金状况紧张并出现部分债务逾期的情形。

同时,公司还表示,因多起诉讼案件,公司多个银行账户的资金及持有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股权被冻结,已制约公司融资活动、降低偿债能力,对公司生产经营及资金周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案件审理与判决案件执行的推进,公司货币资金存在被继续冻结或划扣的可能,同时需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情况增加公司财务费用,公司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风险。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在手可动用货币资金余额仅有257.09万元。

据9月25日公告显示,目前,公司共涉64项诉讼/仲裁案件,案件金额合计约47.97亿元,其中已判决生效的案件31项,诉讼金额为17.66亿元,根据判决公司承担责任的诉讼金额约为17.24亿元,双方已达成和解的案件11项,涉及公司及子公司承担责任的诉讼金额约为1.34亿元。因诉讼事项,法院已执行划扣公司资产形成诉讼损失3.39亿元。

受诉讼及判决情况计提利息、罚息、违约金等,以及受流动性及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人造金刚石单晶及大单晶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020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7亿元,较上年下降853.67%。

豫金刚石似乎信心不足,在公告中直言:因诉讼事项,公司大部分银行账户资金、土地、对外投资股权等被冻结、查封,银行借款、应付票据、信用证、融资租赁长期应付款存在逾期未付,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同时,公司还自爆“因公司涉及的多起诉讼事项,存在未履行内部审批及相关审议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形,可能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第9.4条、9.5条有关其他风险警示的规定,从而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据悉,自2020年4月7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目前正在调查期间,暂未收到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实控人自身难保

事实上,豫金刚石面临的不仅是诉讼和业绩亏损,在公司资金紧张的同时,公司实控人也面临着无钱可用的境地。

据9月25日公告显示,因相关诉讼案件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将采取相关措施,并督促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推动协调相关和解事项,争取尽快消除该事项带来的影响。

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河南华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郭留希先生两者合计质押股份数量占两者所持有公司股份数量比例为99.15%,累计被轮候冻结的股份数量占两者所持有公司股份数量比例为99.41%。

跌停抄底被查,自曝十大风险,豫金刚石妖气遭灭

豫金刚石表示,由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质押率高,且被冻结及多次轮候冻结,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的股份被司法处置,则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有市场人士分析,在接连上涨的“妖股”背后不乏游资炒作的身影,而投资者需要防的不仅仅是股价的上涨,还要注意公司经营的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被调查期的豫金刚石不可能涉及重组事项,而一头热的投资者仍不顾风险的买入也为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28 Sep 2020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最近的周末不好过,弱鸡的市场最怕利空,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吓尿裤子。

好不容易,这周五美股大涨为多头鼓舞了些士气,没想到昨夜空头又发难了,2000亿芯片巨头中芯国际的传闻似乎要被坐实了……

难难难,这吃人的行情

周四4连板的题材高标股东方中科,周五直接跌停,前一天追板成功的直接埋掉。亏钱效应爆棚的行情,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上一波题材炒作核心标的天山生物继续大跌12.93%,豫金刚石跌13.31%。刚上市的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仍旧坑人,品渥食品、铜牛信息第二天就大跌十几个点。周五上市的中谷物流甚至在上市第一天盘中就打开了涨停板,虽然收盘最终封涨停,但也让中签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现在的行情,赚钱难,龙头陨落,最惨新股又现,冰点何时才能“解冻”?不少人已经开始比惨,不知道能否撑过这轮冬天。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结果这周末,又有人来添堵了!

外媒称中芯国际被拉入黑名单

据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多家外媒9月26日报道,美国ZF已经对中芯国际施加了出口限制。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路透社称,美国ZF之所以对这家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进行出口限制,是因为美方认为出口给中芯国际的设备存在用于军事的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无法接受”的。这也令中芯国际成为继华为公司之后,第二家遭到美国贸易限制的顶尖中国科技企业。

其实早在9月4日,路透社援引美国防部一位发言人表示,其正在与其他机构合作,决定是否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企业名单。中芯国际9月5日发布声明中芯国际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与中国军方毫无关系。但从近年美国ZF的行为来看,当他放风要制裁一家公司的时候,就真的会制裁。

从路透社援引的一封美国商务部周五发出的信件来看,遭到美国ZF出口限制的包括中芯国际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宁波等地乃至意大利的分公司和合资公司。任何受该出口限制令影响的供应商若想继续给中芯国际供货,就得向申请出口许可证。

此事亦得到了英国权威媒体的证实。据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一份信函副本显示,美国商务部周五对企业表示,向中芯国际出口产品有可能被转用于“军事目的”,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美国商务部表示:“总的来说,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一直在监测和评估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面临的任何潜在威胁。虽然我们无法就任何具体问题置评,但工业和安全局携手其跨部门伙伴,将在必要时采取适当行动。”

中芯国际紧急回应

不过,据集微网报道,中芯国际表示,它将继续与美国商务部合作,并重申,“中芯国际只为民用和商用的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本公司和中国军方毫无关系,也没有为任何军用终端用户生产。”

同时,中芯国际还强调,该公司并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报道中所涉及的对中芯国际发布禁令的内容尚未得到证实,美国商务部网站也并未发布相关文件,因此该消息的真伪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000亿芯片巨头正式被美国拉黑?另有四大质疑,真相如何?

美国商务部网站并未发布中芯国际相关信息

另据“芯智讯”报道,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相关人士对网上流传的美国商务部相关文件提出了几点质疑:

首先,中芯国际的地址写错了,“张江路写成了长江路”,地址搞错了;

其次,L Foundry早就被中芯国际卖掉了,出现在名单当中很奇怪;

第三,如果真的制裁中芯国际,那么这份名单里中芯北方和中芯绍兴也应该在其中;

第四,一般美国商务部的禁令都会给一个缓冲期,以保护美方厂商的利益,比较少是立即生效,但是这份文件当中也并没有。

此前,国信证券也曾发布研报指出,美国制裁中芯国际没有依据且无意义。

1、中芯国际满足相关要求,没有制裁依据。从业务开展看,中芯国际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半导体代工厂,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融为一体。从运营规则看,中芯国际一直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合法依规经营。中芯国际的产品及服务皆用于民用和商用,从没有任何涉及军事应用的经营行为。

2、中芯国际对美国半导体没有任何威胁,没有制裁意义。中芯国际的目前最先进的只有14nm,而全球龙头台积电已经到5nm,中间还有10nm、7nm,距离台积电技术还差3代。所以,从先进技术竞争角度看,中芯国际对全球半导体暂无威胁。

总体来说,虽然周末刷屏的中芯事件目前并未实锤,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但对于目前疲弱的市场真是雪上加霜。不过,对于也有网友表示,即便是真的所谓制裁落地,目前看结果也是好于预期。因为网上流传的这份文件只是表明美国ZF正在调查中芯国际,而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仅仅需要申报,并不是说禁止向中芯国际出口。

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淘股吧综合自:中国基金报、券商中国、财联社、东方财富网等

28 Sep 2020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一个股票即使有庄家。也不可能无限制接盘。

一旦持股超过5%。就构成举牌。需要公告减持股份也受到限制。

不是说减持就减持。所以庄稼面对抛盘也不是可以任意接盘的。

另外市场整体弱势,庄家怎么可能拼一己之力接下所有筹码呢。

这不是螳臂当车吗。另外一个话说的也好。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因此面对系统性风险。

庄家或许有可能利用资金实力。稳住股价。

但不可能长久。搞不好容易引发市场崩盘股价暴跌。

现在股价出现闪崩暴跌案例也颇多,有的股票是基本面出现了问题。

虽然股票也有很多机构大户存在。可面对公司基本面出现巨变。

股价连续跌停。谁能阻挡股价下跌呢。

面对系统性风险,不管有没有庄家,都很难抵挡股价下跌。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为了引诱散户上当,庄家随时都可以发布假消息

庄家发布消息是很讲究的,比如在什么时间发布、什么价位发布以及对什么人发布什么消息,并能预知其对市场影响力的大小。

庄家在收集筹码的过程中是绝对不会发消息的,不会让任何人知道,否则就难以成功。

庄家的纪律性强的,在建仓过程中越没有消息的股票,在后市涨得也越好。

每年中报或年报公布前,一些炒业绩的个股涨幅已高,这时消息满天飞,追涨者也特别多。

消息公布后,庄家倾仓而出,这些散户便大祸临头。

而在报表公布完毕,一些券商的研发部、咨询机构的研发部,配合庄家长篇大论地登出该股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公司的重组消息也被证实。

而这些利好放出来时,刚开始没人会注意,后来随着股价盘升半信半疑;

当散户最终坚定信心时股价已高,一些散户若不明庄家的炒作思路,往往会在庄家的诱多下以为股价仍会看高,但一旦接手,便成为这些消息的牺牲品。

庄家洗盘骗术大:

1、尾市拉高,真出假进

庄家利用收市前几分钟用几笔大单放量拉升,刻意做出收市价。

此现象在周五时最为常见,庄家把图形做好,吸引股评免费推荐,骗投资者以为庄家拉升在即,周一开市,大胆跟进。

此类操盘手法证明庄家实力较弱,资金不充裕。

尾市拉高,投资者连打单进去的时间都没有,庄家图的就是这个。

只敢打游击战,不敢正面进攻。

2、涨跌停板骗术

全国各地的短线跟风盘蜂拥而来,你一千股,我一千股,会有一两百的跟风盘,然后主力就把自己的买单逐步撤单,然后在涨停板上偷偷的出货。

放巨量涨停,十之八九是出货。

有时早上一开盘有的股票以跌停板开盘,把所有集合竞价的大单都打掉,许多人一看见就会有许多抄底盘出现;

如果不是出货,股价会立刻复原,如果在跌停板上还能从容进货,绝对证明主力用跌停出货。

3、高位盘整放巨量突破

而巨量是指超过10%的换手率。这种突破,十有八九是假突破,既然在高位,那么庄家获利甚丰,为何突破会有巨量,这个量是哪里来的?

很明显,巨量是短线跟风盘扫货以及庄家边拉边派共同成交的,庄家利用放量上攻来欺骗小散。

放量证明了筹码的锁定程度已不高了。

庄家如何派发出货?

1、横盘式出货

价格前期经过大幅放量拉升,庄家获利丰厚。

庄家高度控盘,以至于曲高和寡,无人跟风,继续拉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一种长期的出货收到,主力采用的是以时间换出货的方式。

横盘过程量能没有规律可寻在横盘区间有时会出现多次的上冲动作,制造要突破的假象。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2、震荡式出货

这种出货方式所震时间较长,常用于大盘股或重要指标股的出货。

庄家大规模出货,必然造成大成交量和价格大幅度下跌。

庄家护盘只能控制价格不跌破某个价位,但盘中的大幅震荡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如果持续出现带量且震荡幅度较大的K线,则暗示庄家在出货。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3、涨停板出货

庄家发力把价格拉到涨停板上,然后在涨停价上封几十万的大单,由于封得不大。

于是,短线跟风盘蜂踊而来,你一千股,我一千股,会有一两百的跟风盘。

然后主力就把自己的进单逐步撤单,然后在涨停板上偷偷的出货。

当下面进盘减少时,主力又封上几十万的进单,再次吸引最后的一批跟风盘追涨,然后又撤单,再次派发。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4、对倒限价出货

这是主力对倒出货手法,一般出现在短线热门股中。

由于该个股票属于当时热门股,而股价当日涨幅较大时散户后悔没有跟风,而当主力突然将股价直线打压到某一较低价位,市场跟风资金贪便宜大量入场。

主力便在该价位源源不断出货。为了制造买盘踊跃假象,主力也会少量对倒入进。

分时图表现为股价不动,成交量持续不断。

直到该价位庄家盘枯竭时,主力才会进一步采取诱多或者打压。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复牌一个小时,开盘就是一波上冲,然后直线打下来,然后分时出现一个三角形整理,实际上这里主力已经开始出货;

最后一波快速上拉,量能根本没有跟上,持续性很弱,整理之后就上拉至近涨停。

这种分时形态属于典型的主力对倒出货,所以在整理时间里我们不能轻易买入,最狠的一招是整理那个地方,很多人都会认为继续拉升;

于是入场,但是股价却如你所愿,当真的拉升之时就是最大的风险;

次天,低开继续出货,股价打至跌停,后一天继续跌停,典型的出货表现。

该种类型都是属于强庄股在顶部高位时主力出货的表现。

中国股市:为什么一只股票可以一直下跌,难道庄家亏损也要套现?

多股民,尤其是新入市的股民对此现象大惑不解。

1、信息不公造成的

信息不公是信息传播自身特点造成的,在规范的股市里,信息不公也会存在。

信息的传播好比石块扔在水中产生的波纹,离信息中心时空近的人,就首先获得信息。

反之越在四周的人,接近信息的时空越是滞后。

股市里也是一样,获得信息越早的投资机构或投资者,利用信息优势,捷足先登,先发制人,并在信息后期及时(即大多数小散获得信息时)了结,从而造成盘面的反向运行。

2、一些机构和庄家进行"暗箱操纵"的结果。即利用上市公司利空打压或拉台吸货,利用上市公司的利好兑现出局。

再次,这也是很多小散采取"反向操盘"的习惯所造成的。

很多人不愿意回顾过去的失败,认为这是向伤口中撒盐。

想要成功,你必须面对自己的错误,只有认真总结失败教训,逐步加以改变,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盘斗争的过程。

28 Sep 2020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子设计”,作者:朱玉龙 。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引言

节前想要对特斯拉的Q3交付数量进行预测,Elon Musk之前的Email里面谈及第三季度有望再创新车交付,那这个数据应该是从历史上来看比较高的。预测的意义之一,是在不同市场来对比和跟踪需求的情况,当然对比过往在每个市场不同产品随着价格变化和需求状态都有渗透的拐点,这是光看量没办法甄别的。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图1 特斯拉季度交付

特斯拉的季度交付预测

Troy Teslike的预测一直比较有趣,他创建了两种办法去逼近季度交付,从产量来看从VIN码抽样调查转化(之前媒体也做过Model 3的产量跟踪),交付量是根据订单数量、交付周期和各个地区的注册量然后做数据逼近(这些他整理成为一个调查和订单跟踪器的表格)。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图2 Troy Teslike 的预测和分拆

如下图所示,这是Troy Teslike 预测过往历史记录,在这种预测模式下精度还是很好的,我的理解这个事情有几个原因:

特斯拉的交付,主要围绕着生产进行,销售是围绕直销积累订单,在季度末的交付所有人都参与加速交付过程,所以围绕注册数据来看,会有一个阶跃点,这个和其他车企批售出现增量然后后续以4S店单店交付这种模式会有很大的差异

向亚太、欧洲等市场,特斯拉是按照船运的模式来走的,所以很多地方的注册数据是存在库存的问题,由于整体的库存没有多余的车,也就出现突然来了一船车,所有人交车然后出现数量陡增的情况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图3 Troy Teslike 的估算历史记录和误差

交付数据上的修正失业人数

我们根据现有的数据加上Troy Teslike的分析来进行思考和调整:

1) 中国的交付 这个方面,我们还是能对4.34万台做修正的,从上牌数据来看,1-8月累计在国内上牌了7.36万台,从量的角度来看,2020年上海生产7.5万台,进口4145台,合计79206台,按照当期的库存为5548台,如果按照9月生产1.3万台的估算,预计9月份最大可以交付1.85万台,Q3中国最多交付4.19万台,要稍少一些。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图4 特斯拉中国的产销量

2) 美国的交付 由于美国没有很好的数据源,这个我们需要相信Troy Teslike的数据,美国现在是个数据黑洞。这里的问题在于美国的Model Y的需求大幅提升了美国的需求量,也就是说Q2的美国的销售量为3.76万台,现在Q3可能估计数据为5.86万台,整整多出来2.1万台。

3) 欧洲的交付数据 欧洲7月的交付数据只有856台,8月快速爬升为7020台,在德国等地Model 3的量上的有点快,我估计可能会突破1.2万台,最高可能和之前3月份的1.6万台拉平,所以这个Q3的欧洲交付数据可能会超过2万,到最高2.2万台左右,Troy可能在这里估计偏高了。

特斯拉(TSLA.US)2020年Q3交付量预测

图5 特斯拉在欧洲的月度交付

28 Sep 2020

惊人反弹后,耐克(NKE.US)股价后市仍有更多动能?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英为财情Investing”,作者:Haris Anwar 。

对于一个体育休闲零售品牌来说,要克服全球健康危机带来的挑战,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范围的封锁、体育赛事的取消,以及经济急剧下滑一起给零售商带来了一场“完美风暴”。

但是,耐克(NKE.US)周二发布的收益报告显示,并非所有零售商都如此。

这家全球最大的运动服装制造商在第一季度扭亏为盈,电子商务销售飙升,使其业绩远远好于分析师预期。其中,营收增至106亿美元,预估值为91.1亿美元,截至8月31日的当季度,电商业务销售额飙升了82%。此外,公司每股盈利为0.95美元,超过了此前市场预期的0.46美元。

最新的财报数据还显示,这家运动鞋巨头的收入较春季财季出现了强劲的回升。

在这次非凡的东山再起历程中,最大的惊喜是,由于其卓越的电子商务运营和成功的执行,耐克正在从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中变得更加强大。这意味着,门店关闭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影响到其品牌吸引力,顾客也在迅速回归。

“我们在最重要的领域变得更加强大”,耐克的首席执行官John Donahoe在电话会议中对分析师表示,“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耐克和乔丹品牌得以扩大市场份额,包括在中国和欧洲市场恢复了增长。”

投资者兴奋地看到,该公司成功地度过了危机,其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周三交易中,耐克的股价飙升至创纪录高位,最高涨幅约为11%,至129.57美元。

惊人反弹后,耐克(NKE.US)股价后市仍有更多动能?

耐克周线图,来自英为财情

耐克是最早陷入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经济危机中的公司之一。今年年初,爆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及该公司在亚洲最大市场的销售,其也被迫关闭了中国的门店,而中国市场是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是,最新的结果显示,耐克在中国的复苏正在加速,中国成功抑制了公共卫生事件,并恢复了经济活动,当季在华销售增长了6%。另一方面,耐克在最大的北美市场,销售额下降了2%,但仍然高于分析师的预测。许多分析师认为,这些举措和战略投资,尤其是在数字领域的投资,将有助于耐克在2021财年恢复全部增长潜力。摩根士丹利重申其对耐克的“增持”评级,同时将其目标价格从121美元上调至了142美元,强调耐克承诺加快直接销售、强劲的运动鞋增长,并重组运营模式。巴克莱也对该公司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将其目标价从118美元上调至了132美元。该行表示,耐克公司仍然是我们的首选。

总结

耐克是那些在技术上大规模投资的、受益于公共卫生事件回报的公司之一,它们将业务转型为更精简、更盈利的公司。该公司的收益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

28 Sep 2020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30秒快读

  1、创造历史!今年1-8月,中国电信成三家中唯一保持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2、其实,回溯2017年,中国电信就开始在移动用户增量市场上积势。

  3、纵观中国十年移动市场发展,发展的变量从一卡多待,转变到携号转网。

  近日,三家电信运营商相继公布了2020年8月份的运营数据。

  总体来看,三家运营商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主要是在移动市场,用户净增规模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尤其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双出现移动用户流失的状况,一直未能“止血”。

  中国电信今年1-8月的移动用户净增规模虽然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它是三家中唯一保持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由此,中国电信创下了一项历史纪录,在移动用户增量市场,其市场占比超过100%。

  一、只有电信的移动用户规模涨了

  根据中国联通披露的运营数据,今年8月,流失了88.6万户移动用户,今年1-8月,一共流失了980.7万移动用户

  细分来看,在今年前8个月中,中国联通有5个月都出现用户流失情况,尤其是在今年2月,流失了660万移动用户。

  自从2014年披露月度运营数据以来,这次中国联通流失的用户规模排第二,2015年1-8月中国联通流失1124万户移动用户(全年流失1244万户)。

  对中国移动来说,则遭遇有史以来移动业务发展的最差局面。

  2020年1-8月,中国移动一共流失437.5万移动用户。和中国联通一样,在2020年前8个月中,中国移动也有5个月出现移动用户流失状况,单月最大流失发生在2月份(725.4万户)。

  根据所披露的运营数据,三家运营商中,只有中国电信仍保持着移动用户净增规模为正。

  2020年1-8月,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净增1212万户。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虽然受疫情影响,在今年2月,中国电信也出现了用户流失现象,流失了560万户(其他两家运营商在今年2月同样遭遇用户大规模流失),但是,中国电信迅速“止血”,今年3月净增移动用户615万户,一举“收复失地”,此后数月皆保持用户规模正增长。

  二、移动用户增量市场已“变天”

  从移动用户总量来看,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移动仍保持着绝对优势,截至今年8月底拥有9.46亿用户,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数量分别为3.48亿户和3.09亿户。

  但是,在移动用户增量市场上,已经发生大变局,中国电信的优势位置越发明显,不断提升其在移动用户市场的份额占比。

  2017年,对于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发展来说,堪称丰收之年。这一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净增规模和上一年相比实现翻番,在增量市场大大缩小与中国移动之间的差距。

  这一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移动用户增量市场上的占比分别为40.9%、37.4%、21.7%。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2018年,中国电信实现“逆袭”,取代中国移动,在移动用户增量市场上占据首位。

  这一年,中国电信净增移动用户5304万户,在移动用户增量市场上占比43.6%,中国移动当年净增3786.9万户,份额为31.3%,中国联通当年净增3087.3万户,份额为25.3%。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此后,中国电信继续扩大自己的移动用户增量市场的领先地位,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增量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达到51.5%,到2019年底时,提升至53.2%。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从2020年前8个月的数字来看,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双双出现移动用户流失,所以在移动增量市场上,中国电信保持着绝大优势,市场占比超过100%。

创造历史!中国电信成唯一一家移动用户正增长的运营商

  三、变量何时出现?从“一机多卡”转为携号转网

  回顾这十年国内移动用户市场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的M型特征。

  2010年到2013年是我国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每一年净增用户数量都在1亿户以上,推动我国移动用户规模的量级不断走上新台阶。

  不过在2014年时,国内移动用户的增长出现断崖式下降,此后的2015年和2016年,国内移动用户增长速度仍呈现疲软态势。

  就在大家以为移动通信遭遇“人口红利”消失、规模发展触及“天花板”之时,在2017年至2018年这段时间,形势发生大逆转。

  三家运营商的移动用户规模重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中国电信尤为抢眼,2016年净增移动用户1710万户,2017年净增3496万户,2018年净增5304万户。

  当时移动通信市场重新回暖,由多重因素推动,一方面“提速降费”大幅降低了通信资费,使用一张手机卡的成本,足够使用两张、三张手机卡,另一方面全网通手机的普及,提升了用户的自由选择权,也降低了用户使用多张手机卡的成本。

  2019年开始,国内移动用户的增长态势受阻,净增规模出现断崖式下降。2019年全年,三家运营商一共净增6121.7万户移动用户,比2018年下降了49.7%。2020年更是如此,今年1-8月,三家运营商净增用户数量之和居然为负,也就是说,整体上是在流失。

  分析人士认为,多种因素导致目前状况的发生,一方面运营商过度竞争不再,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第二卡槽”效应在逐渐消退。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新的因素驱动变化在发生,这就是携号转网。

  中国信通院此前披露,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办理“携号转网”的用户量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至今年7月中旬,办理携转服务的累计用户量超过1000万。

  虽然没有披露三家运营商的具体转入、转出情况,但从目前的情况的市场情况来看,中国电信成为最大赢家。

(文章来源:IT时报)

(责任编辑:DF532)

27 Sep 2020

假如中国股市重返6000点牛市巅峰,之前亏损的股民能赚到钱吗?

假如中国股市重返6000点牛市巅峰,之前亏损的股民能赚到钱吗?

目前上证股指处于3200附近,如果涨到6000点,如果你从目前满仓持股,即便是你选择最次的股票,涨幅也应该能够跟随到大盘;

如果你选择强一些的股票,利润翻2到3倍应该是正常现象。

如果你技术能力更强一些,抓一个五倍、十倍的票也不是不可能。

从实际来看,散户交易的情况各不相同,很多人是开始赚钱,中间赚大钱,然后开始赔钱,最后赔大钱。

这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个方面原因,大多数散户不知道市场能够涨多高。

股市的牛市行情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没有走出来之前,别管他预测的多牛掰,都有一定猜的性质;

总体来说,大多数散户对于市场未来的走势是不知道的。

所以在持股中不可能拿死,总会有忍不住获利兑现。

自己持有的股票赚了10%或者是20%,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决定除掉了;

如果上涨幅度达50%,基本所有人都跑了。

但因为在牛市行情中,股票卖出之后,股价继续攀升,很多人还会去接盘;

如果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阶段性回调,有的人就会被吃掉,收益甚至亏损。

这也是散户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也会导致一些散户在牛市中赔钱。

第二个方面原因,牛市中大家当然都很高兴,总感觉每天都在数钱。

但牛市总有一个尽头,如果涨到6000点,市场行情戛然而止,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在期待1万点的行情,不会注意到市场已经坐顶;

而突然间的牛市转熊市调整会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甚至绝大多数人还认为这是上涨途中的调整;

但不知道,其实这已经就是牛市的顶部阶段,随后就会展开快速猛烈的下杀,等到散户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回吐了全部的收益,套死了大部分本金,只能是慨叹命运的不济。

股市赚钱当然很大程度上依赖行情推动,但最本质的还是在于自身交易能力和心态管理,如果这两个因素都不具备,给你个金山,你也守不住。

假如中国股市重返6000点牛市巅峰,之前亏损的股民能赚到钱吗?

炒股要有充分的理由:

1、"关系理由"

即在投资主体(股民)与投资对象(股票)之间的关系方面,是否拥有适合交易的理由。

如果投资者对将要购入的股票表示熟悉、放心,那么"关系理由"就成立,则该个股可以购;

相反,如果小散主体对投资对象表示陌生、不安,"关系理由"就不成立,原则上不能对这样的品种进行入场交易。

2、"成本理由"

炒股能否最终胜出,与其说是比拼技术、信息、资金等因素,不如说是比拼心态和成本。

3、"估值理由"

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的证券市场尚未完全形成理性投资环境。

作为市场参与者,从风险控制角度而言,有必要树立正确的估值意识。

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市盈率、市净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有意识地入场估值相对偏低的股票,切忌受市场投机氛围影响,盲目买入估值偏高的品种。

4、"比较理由"

在其他理由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还应考虑入场时的"比较优势",小散应尽可能投入当天跌幅大或涨幅小的品种。

炒股需要理由,但不需要"公认"的理由。

"公认"的理由是多数人的理由,但不一定是好的理由;炒股也不需要"复杂"的理由。

复杂的理由不一定正确,简单的理由往往是最好的理由;

炒股更不需要"完美"的理由,给自己一个炒股的理由,无须追求"完美"。

一些看似另类也不复杂且有缺憾的理由,恰恰是成功的关键。

一阳穿三线

一阳穿三线,往往意味着多方强势非常明显,尤其是一根带量的阳线;

一举突破有5、10、30日均价线所组成的中长期均价线系统时,更是多方强势的表现。

这种情形大有过五关斩六将的气概,是典型的上升讯号,也是主力展开大反攻的突出标志;

主力拿出了拼命的架势,做多意图完全暴露,是一次难得的进场良机。

1、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和充分整理之后,均线系统的下跌斜率开始趋缓,并逐渐向一起靠拢。

2、股价波幅日益收窄

在某一天,突然一根放量阳线向上同时突破5天、10天、30天均线,且收盘在30天均线上方。

这是主力展开大反攻的突出标志,主力拿出了拼命的架势,做多意图完全暴露,是一次难得的进场良机。

这根一举穿越三线的K线,称之为“一阳穿三线”。

假如中国股市重返6000点牛市巅峰,之前亏损的股民能赚到钱吗?

在均线向下发散到均线粘合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盘整,这时成交量呈现长期缩量;

这时如果有一天股价突然携量上攻,那一定是主力大打出手了,快速跟进方显英雄本色。

由于均线的粘合使得多条均线的发生共振,一旦出现长实体K线向上突破,就会使短期均线粘合发散变成短期均线多头排列;

而多头排列代表着短期趋势的强势,起涨点就是“一阳穿三线”

总结:

三条均线的间距越小,“一阳穿三线”的成功率越高;笔者实战交流公众平台:yk68003因为,均线越是粘合,市场上的持股成本越趋于一致,故抛压不大。

如果间距大,暗示股价整理得尚不充分,更容易造成获利盘的挤兑。

2、成交量必须放大,最好是近期的两倍量以上

判断“一阳穿三线”是真是假,用“量、价、线、形”一测便知。

假的“一阳穿三线”,量能不足,涨幅不够,持续性差,一旦大盘进入调整,它比大盘跌得快。

假如中国股市重返6000点牛市巅峰,之前亏损的股民能赚到钱吗?

3)出现“一阳穿三线”后的回调,空间越小越好

如果回调的幅度击破“一阳穿三线”K线的中心要小心是假突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规矩,股票市场同样也有不得不重视的“规矩”。

股票市场的“规矩”体现在两个方面,市场的游戏规则和成功交易的行为准则。

第一个方面是市场的游戏规则。

在这轮商品大暴跌中,很多品种连续出现5、6个跌停板。

如果你不懂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哪怕你是做空,你也可能在第三个就被强平出来。

如果你知道交易规则的话,你可以在第三个跌停板打开的时候进行换手,因为强平规则就是依据获利程度和持仓时间排序配对平仓。

在实际的交易中,此类例子还有不少。

第二个方面是成功交易的行为准则。股票交易的成败,体现了交易者的行为习惯。

只有当你的交易行为,符合成功的法则,你才有机会走到成功的彼岸。

在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就是顺势而为,而适者生存是成功的重要法则。

27 Sep 2020

宏宇五洲IPO:外销占比超九成,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低于同行

7月28日,宏宇五洲在创业板申请上市。宏宇五洲近三年业绩增长良好,但其存在的外销占比过高、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低于行业均值的问题仍需引起重视。

7月28日,安徽宏宇五洲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宇五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申请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由光大证券保荐,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宏宇五洲IPO:外销占比超九成,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低于同行

公开资料显示,宏宇五洲的主营业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输注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其他诊断、护理等相关医疗用品的集成供应,主要通过“ODM+集成供应”的模式满足国外医疗器械品牌商对医疗用品的一站式采购需求。

本次冲击IPO,宏宇五洲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公开募集资金3.27亿元,其中2.45亿元用于一次性输注穿刺类医疗器械技改及扩建项目,5190.73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虽然宏宇五洲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态势较好,但其仍然存在外销依赖重、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低于同行业均值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发现网已向宏宇五洲公开邮箱发送采访函请求阐释,但截至发稿,宏宇五洲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外销收入占比超九成

据招股书披露,2017-2019年,宏宇五洲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0亿元、4.36亿元和4.87亿元,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02%和11.72%;同期宏宇五洲的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3.58亿元、4.35亿元和4.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42%、99.76%和98.95%,外销收入占比超九成。

宏宇五洲IPO:外销占比超九成,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低于同行

来源:招股书

境外销售收入是宏宇五洲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过度依赖外销,难免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宏宇五洲在招股书中坦言,外销业务受国家出口政策、进口国进口政策与经济状况、汇率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全球或区域性经济发生波动,宏宇五洲的经营业绩将可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存在下降风险。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宏宇五洲境外销售依赖度过高可能带来以下三方面的风险:

其一,遭遇反倾销的风险。

由于人力及原材料成本等优势,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是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乌克兰、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均针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台了反倾销措施。反倾销高额关税将对我国一次性注射器产品的出口造成较大的影响,宏宇五洲的业务也必将会受到影响。

其二,汇率变动风险。

近三年宏宇五洲的外销收入占比超九成,而外销主要以美元结算。2017-2019年,宏宇五洲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净损失分别为478.35万元、-406.84万元和-210.71万元。随着公司境外销售规模的扩大,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幅度持续增加,宏宇五洲出现汇兑损失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对其经营业绩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其三,全球经济环境低迷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下行时期,伴随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更是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宏宇五洲的海外业务势必会受到影响,其销售业绩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下滑。

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低于行业均值

据招股书披露,2017-2019年宏宇五洲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852.50万元、2164.45万元和2238.7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4%、4.97%和4.60%,而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6.22%、15.99%和16.99%。

宏宇五洲IPO:外销占比超九成,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低于同行

来源:招股书

此外,宏宇五洲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25.54万元、908.92万元和992.3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9%、2.09%和2.04%,而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48%、3.43%和3.65%。宏宇五洲的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均低于同行业为均值。

宏宇五洲IPO:外销占比超九成,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低于同行

来源:招股书

对此,宏宇五洲在招股书中解释到,公司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以内销为主的情况,公司主要经营国外市场,销售模式存在差异。公司主要客户为多年合作的国外知名品牌厂商,客户关系较为稳定,人员配备、市场推广、广告宣传等相关客户开拓及维护成本较小,导致职工薪酬占比及市场推广费占比等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均值水平的原因,宏宇五洲并未在招股书中提及,但为了丰富公司产品,提升生产效率,持续保持公司竞争优势,宏宇五洲承诺未来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然而,相对较低的研发费用不禁让人对宏宇五洲的研发能力产生质疑。

有市场人士分析称,虽然宏宇五洲近些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态势较好,但是若外销依赖度过高、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均低于同行业均值等问题不解决的话,仍会加剧宏宇五洲此次IPO的风险。

(发现网记者:罗雪峰 实习记者:王苗苗)

1075条 上一页 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54 下一页